在防銹底漆噴涂,或者會進行金屬冷噴鋅之前,一步工作就是表面處理,即除去鋼材表面銹蝕產物、氧化皮和其他雜質。底材表面在涂裝前的處理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涂裝體系的防腐性能和防護壽命。通過長期的實踐證明:許多防護體系提早失效,其原因的百分之70~80以上是由于表面處理不良引起的。
鋼結構的表面處理主要有拋丸和噴砂、手工和動力工具打磨以及酸洗等方法。在重防腐涂裝中,主要采用拋丸和噴砂的噴射清理方法。
1、外觀潔凈
當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進行外觀處置工作之前,應當對鋼結構其表面進行清潔,包括無焊接飛濺、無氣孔及其他一些缺陷,鋼結構表面清潔包括清除鋼結構表面的油脂等化學試劑。
2、表面處理
所有鋼結構在進行防腐漆涂裝前需對其進行拋丸或噴砂處理,以除去附著在鋼材表面的各種污物,包括:氧化皮、鐵銹、舊涂層、灰塵及油脂等。表面處理應符合GB8923標準《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中除銹等級的要求。處理后鋼結構表面須在48小時內進行防腐涂料的噴涂,若鋼結構表面有銹跡,則需再次進行表面處理。
3、表面處理核檢
鋼結構加固廠家講解鋼結構表面防腐處理方法
所有鋼結構表面處理后,施工班組需按照鋼結構表面處理要求進行自檢,若鋼結構表面粗糙度等級不符合設計要求,則需再次進行表面處理,直至符合設計要求,檢驗人員做好記錄后方可進行防腐工作。
4、選擇合理的防腐漆施工方案
根據鋼結構使用地的環境,選擇合適的防腐方案。大氣腐蝕速率的主要影響因素有:大氣的相對濕度;工業污染;鹽分。
國際上采用標準樣本暴露試驗,來定義腐蝕的級別。此方法是根據暴露一年的低碳鋼或鋅標準樣本厚度或質量的損失數據來判定環境的腐蝕級別。